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在减少产品缺陷方面的优势

时间:2024-10-03 作者 :注塑模具

在现代模具制造领域,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各种先进的成型技术应运而生。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作为其中一种具有创新性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工艺,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它通过在塑料成型过程中引入气体,实现了对产品内部结构和质量的有效控制,在减少产品缺陷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为模具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机遇。


一、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的原理与工艺过程


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是在传统注塑成型或挤出成型的基础上,将一定压力的气体(通常为氮气)注入到熔融的塑料材料中,使气体在塑料熔体内部形成中空的通道或气泡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力推动塑料熔体填充模具型腔,同时气体在熔体中形成的内压可以抵消塑料收缩产生的应力,从而改善产品的成型质量。


该技术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塑料熔体注射


首先,像传统成型工艺一样,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型腔中,但通常只填充到型腔的一部分,一般为 60% - 90% 左右,具体的填充量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而定。此时,塑料熔体在型腔内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熔体层。


(二)气体注入


在塑料熔体注射完成后,通过专门设计的气体注入系统,将高压气体(一般为 10 - 40MPa)注入到熔体中。气体通常通过模具上的气针或气道进入熔体,气针或气道的位置和数量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置。气体在熔体中迅速扩散,形成中空的气道或气泡结构,推动熔体进一步填充型腔的剩余部分。


(三)保压与冷却


气体注入完成后,保持一定的气体压力进行保压,直到塑料熔体充分冷却固化。在保压阶段,气体的压力可以继续抵消塑料的收缩应力,防止产品出现缩痕、翘曲等缺陷。同时,模具的冷却系统对产品进行冷却,使塑料熔体逐渐固化成型。


(四)气体排出与脱模


当产品冷却固化完成后,释放气体压力,气体通过模具的排气系统排出。最后,进行脱模操作,将成型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二、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的创新应用


(一)在复杂结构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1. 薄壁产品成型
    对于薄壁塑料制品,如电子产品外壳、薄壁容器等,传统成型工艺往往面临着熔体填充困难、成型压力高、容易产生飞边等问题。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通过气体的推动作用,可以使塑料熔体更容易填充到薄壁部位,降低成型压力,减少飞边的产生。同时,气体在产品内部形成的中空结构可以减轻产品的重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有助于改善产品的刚性和强度。

  2. 具有内部空腔或加强筋结构的产品成型
    在一些需要内部空腔或加强筋结构的产品中,如汽车零部件、家具配件等,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实现这些复杂结构的一次性成型。通过合理设计气体注入的位置和时间,可以使气体在熔体中形成所需的空腔或加强筋,不仅简化了模具结构和生产工艺,还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例如,在汽车保险杠的制造中,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在保证保险杠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二)在大型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1. 降低锁模力要求
    对于大型塑料制品,如大型注塑件、吹塑件等,传统成型工艺需要很高的锁模力来防止塑料熔体在成型过程中溢出模具。而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通过气体的压力辅助熔体填充,可以显著降低锁模力的要求。这不仅减少了对注塑机等设备的吨位要求,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较低的锁模力也有助于减少模具的磨损和变形,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 改善产品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
    在大型产品成型过程中,由于塑料熔体的流程较长,容易出现内部应力集中、缩痕、翘曲等缺陷,以及表面质量不均匀等问题。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通过气体的压力平衡作用,减少内部应力的产生,有效地防止缩痕和翘曲的出现。同时,气体在熔体中形成的中空结构可以使产品的内部冷却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例如,在大型塑料托盘的制造中,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使托盘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内部质量更加均匀,提高了托盘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在多种材料复合成型中的应用


  1. 塑料与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复合成型
    随着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采用塑料与金属或其他材料进行复合成型。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在这种复合成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塑料 - 金属复合结构件的制造中,先将塑料熔体注入模具型腔,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注入气体,使塑料熔体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紧密包裹金属部件,实现塑料与金属的良好结合。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复合结构件的整体性和强度,还可以减少金属部件的加工工序和成本。

  2. 不同塑料材料的复合成型
    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中,需要将不同性能的塑料材料进行复合成型,以满足产品对多种性能的要求。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气体的注入方式和压力,实现不同塑料材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分层填充和均匀分布。例如,在制造具有多层结构的塑料管材时,可以先将内层塑料熔体注入型腔,然后注入气体形成中空层,最后再将外层塑料熔体覆盖在中空层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管材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内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外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三、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在减少产品缺陷方面的优势


(一)减少缩痕和翘曲


缩痕和翘曲是塑料产品成型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主要是由于塑料在冷却固化过程中的收缩不均匀引起的。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通过在产品内部形成中空的气体通道或气泡结构,使塑料熔体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得到了有效补偿。气体的压力可以抵消塑料的收缩应力,使产品的各个部位收缩更加均匀,从而显著减少缩痕和翘曲的产生。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使产品的缩痕深度降低 50% 以上,翘曲变形量减少 30% - 50%,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二)降低内部应力


塑料产品内部的应力集中会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产品开裂。在传统成型工艺中,塑料熔体在填充型腔和冷却固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流动速度不均匀、温度梯度大等,从而产生较大的内部应力。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通过气体的压力平衡作用和均匀的冷却效果,可以降低塑料熔体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阻力和温度梯度,减少内部应力的产生。研究表明,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其内部应力水平可以降低 20% - 40%,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三)改善表面质量


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更加均匀地流动和填充,避免了传统成型工艺中由于熔体流动不畅而导致的表面缺陷,如流痕、熔接痕等。同时,气体在熔体中形成的中空结构可以使产品的表面冷却更加均匀,减少了表面的热应力和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此外,气体辅助成型技术还可以减少产品的脱模阻力,降低脱模时对产品表面的损伤,进一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实际生产中,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表面粗糙度可以降低 10% - 30%,表面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


在塑料产品成型过程中,尺寸精度的控制是一个关键问题。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气体的注入压力、时间和位置,可以实现对产品内部结构和尺寸的精确调控。气体在熔体中形成的中空结构可以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防止产品在冷却固化过程中发生变形和收缩不均匀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其尺寸公差可以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尺寸精度可以提高 10% - 20%,满足了对产品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的需求。


(五)减少飞边和毛刺


飞边和毛刺是塑料产品成型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对后续的加工和装配造成困难。在传统成型工艺中,当注塑压力过高或模具配合精度不高时,塑料熔体容易溢出模具型腔,形成飞边和毛刺。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通过降低注塑压力和优化模具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飞边和毛刺的产生。气体的压力辅助熔体填充,使得在较低的注塑压力下也能实现良好的成型效果,同时合理设计的模具排气系统可以及时排出气体和熔体中的气体,避免了熔体在型腔中的过度挤压和溢出。实际应用中,采用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可以使飞边和毛刺的产生率降低 50% - 80%,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塑料成型工艺,在复杂结构产品、大型产品和多种材料复合成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在成型过程中引入气体,该技术在减少产品缺陷方面展现出了诸多优势,如减少缩痕和翘曲、降低内部应力、改善表面质量、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少飞边毛刺等。这些优势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模具气体辅助成型技术有望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描添加微信
热线:13902619699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2023132601号  Copyright © 2023 东莞市富科威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